当前位置:首页 > 大数据 > 正文

老年人带病长寿、养老服务供需失衡,30万亿银发经济如何正确打开?

界面新闻记者 | 吕文琦

银发经济已成超级市场。

截至2024年底,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.1亿,占总人口22%,银发经济规模突破7万亿元,占GDP比重约6%。

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月印发的《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》 是我国首个以“银发经济”命名的政策文件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“完善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机制”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——到2035年,这一赛道规模预计将达30万亿元,占GDP比重10%。

银发经济正从民生议题演变为驱动内需增长的核心引擎,这场产业变革背后,是老龄化社会不可逆的趋势,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突围点。

在日前举办的2025年(第七届)世界大健康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健博会”)上,多位业内专家接受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专访,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。

AI助力慢病管理

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在健博会上表示,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,向百岁人生的长寿时代迈进,健康医疗、养老、康复将成为最大的挑战,也是最大的民生。长寿时代塑造长寿社会,长寿社会催生长寿经济。

陈东升指出,长寿时代,健康生命疾病图谱向非致死的慢性病转化,大健康疾病要从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,以机构为主转向以人为本的构筑覆盖全生命周期。以预防、干预、管理为核心的健康服务体系最终提升健康寿命,降低社会整体的健康成本,放大长寿经济的效应。

在陈东升看来,长寿时代遇上了智能革命,给长寿经济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构建了难以想象的空间。

具体到应用上,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、香港工程院院士张黔向界面新闻表示,60岁以上的老人,基本上都存在一到多种慢病。这种情况下,需要做对两个关键词,一个是早发现,还有一个是干预。

“以慢阻肺为例,晚期患者会出现肌无力、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状况,因此慢病早发现极为关键。但让老人频繁回医院做肺部功能筛查不现实,可借助家庭及周边基础环境中简便、低成本的评估方式,如利用带有AI能力、基于声音信号AI模型的特殊耳机进行肺功能诊断,从而实现高频次评估,尽早发现问题。”张黔举例介绍。

发现问题后,干预同样重要。然而,过去患者在家难以判断呼吸训练是否正确。如今,技术发展有望改变这一局面。张黔介绍,AI模型可充当康复师,不仅能指导、引导老人进行呼吸训练,还能留下数字化记录,实现不同时间的对比,效果甚至优于传统康复师。未来,随着技术进步,每位老人身边有望配备针对不同病种的AI教练、AI私教和AI私人医生,切实提升老人生活质量。

张黔表示,AI并非冰冷,大模型为老年人照护带来新的机遇,以老年人认知障碍工作为例展开介绍,过去认知工作主要为认知评估与训练,传统方式是给出系列训练题目,既不个性化也不贴近老人生活,如今与研究院合作,借助大模型,机器人可与老人自主对话。

“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话,更是在个性化地训练老人的认知能力,针对不同场景输出不同内容,真正实现服务的千人千面,而个人信息采集与大模型支撑为达成此目标提供了可能。”张黔表示。

养老服务亟待创新

医养融合上,结合健康管理的养老社区也是银发经济领域的一大代表作。

据统计,国内的大型险企已在全国布局超百个养老社区。如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已布局全国36城43个项目,实现22城24社区连锁运营,入住居民超1.6万人。陈东升预计,到2025年年底,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在住居民有望超过2万人。

不过,在养老社区中,“一床难求”和50%床位空置的问题并存。

对此,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党俊武向界面新闻表示,要正确认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床位空置。在他看来,一大原因是上一轮的房地产发展过程中,房地产的价格过高。

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继续恶化,党俊武认为,当前正在搞旧城改造,在这一改造过程中,可以在城市中留足养老用地,并降低用地成本,确保大多数有需求的老人住得起养老机构,这样将来就不会出现床位空置问题。

“到香港去看一看,左拐弯一个养老机构,右拐弯又是一个养老机构,满满当当的,都愿意住在城里,谁愿意住在郊区?今后要防止养老服务的郊区化现象。”党俊武表示。

从整个市场上看,我国目前的养老格局仍是“9073”的形态,即90%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、7%选择社区养老、3%选择机构养老,但是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亟待提升。

对此,党俊武表示,产业进行布局的时候不应该只着力在居家养老领域,应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。老年人的事情是和子女紧密关联在一起的,居住在家里的老人是需要帮助的,年轻人也面临没有人做饭的问题,小孩的需求问题也不少,现在还有宠物的问题,这里蕴含着诸多的需求。

党俊武认为,居家养老服务应该面向社区、面向家庭,以家庭为服务对象,在社区里面打造综合性的服务场景,只要有需求,就可以提供服务。“老年食堂不仅老年人吃,年轻人、小孩也可以吃,只有采取这种模式,路子才能走下去。”

党俊武测算,全国的社区有六七十万个,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5万人社区,每年消费流水可以超过10亿元,市场潜力巨大。对于服务业来说,不管是婴幼儿照护服务,还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,现在就要思考将来在社区综合性服务场景里面充当什么角色,能否抓住相关机遇。

有话要说...